4月16日晚间,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宁波方正”,300998.SZ)发布公告称,公司正筹划以现金方式购买福建骏鹏通信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骏鹏通信”)60%股权。
本次交易实施前,宁波方正已持有骏鹏通信40%股权,福建省鹏鑫创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鹏鑫创展”)持有骏鹏通信 60%股权。骏鹏通信由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方永杰、王亚萍之女方如玘控制。因此,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。本次交易完成后,骏鹏通信将成为宁波方正全资子公司。
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,但不涉及发行股份,也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。
早有渊源
据悉,标的公司骏鹏通信成立于2003年,主营业务为新能源动力电池结构件及储能设备结构件的研发、设计、制造、销售。
IPO日报发现,宁波方正与骏鹏通信早有渊源。
早在2023年9月,宁波方正就曾计划控股骏鹏通信。彼时,宁波方正筹划以现金方式购买骏鹏通信不低于51%股权。
然而重组推进接近一年,2024年8月,宁波方正宣称,鉴于现阶段交易各方未能就主要交易条款等达成一致意见,公司决定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,并拟调整购买资产方案为以现金方式收购骏鹏通信40%股权,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,公司以战略参股的方式与骏鹏通信深化合作。
2024年12月,宁波方正披露了该笔交易的细节,公司拟以自有资金3.4亿元收购骏鹏通信40%的股权。
这起收购构成了关联交易。
当时,鹏鑫创展持有骏鹏通信100%股权,方如玘直接持有鹏鑫创展1%股权,并通过其100%控制的宁波御鑫鹏控制鹏鑫创展99%股权。也就是说,方如玘间接持有骏鹏通信100%股权,为骏鹏通信的实际控制人。
需要指出的是,在宁波方正首次筹划收购骏鹏通信的前3个月,方如玘才拿下骏鹏通信控制权。公告显示,2023年6月,鹏鑫创展以9.45亿元的价格从骏鹏通信原6名股东手中收购骏鹏通信100%股权。系由交易双方自主协商确定的交易定价,未聘请评估机构。
而公司拟以自有资金3.4亿元对于骏鹏通信40%的股权收购中,根据评估,骏鹏通信股东全部权益的评估值为8.63亿元,较鹏鑫创展收购时的估值有所降低,但较其账面净资产依然增值5.56亿元,增值率181.02%。
业绩承压
财务数据方面,2022年—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,骏鹏通信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.66亿元、2.24亿元,净利润分别为10368.81万元、3568.43万元。
在上述交易中,关联方鹏鑫创展承诺,标的公司2024年度、2025年度、2026年度(承诺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亿元、1.1亿元、1.2亿元。
结合业绩承诺可以看出,交易对方预计骏鹏通信未来的业绩较为稳定,但净利润增幅不大。
那么四川期货配资,宁波方正为何坚持收购骏鹏通信?
据悉,宁波方正于2021年6月在创业板上市,目前已经形成了汽车模具、汽车零部件、智能装备、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以及锂电池模组导电连接件等核心业务板块。
宁波方正认为,公司与骏鹏通信共同服务于新能源领域,业务契合度较高。
此前,宁波方正称,交易完成后,双方能够在客户开拓、资源维护、内部生产效率提升等各方面产生协同效应,上市公司能够进一步拓展产品种类、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。骏鹏通信也将借助上市公司的客户资源,提升市场认可度,提高运营效率,并借助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拓宽融资渠道,进入发展快车道。
除了业务协同,上市公司业绩承压可能是另一个原因。
2021年上市后,公司持续增收不增利,并在2023年陷入亏损。
2021年—2023年,宁波方正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.02亿元、7.8亿元、9.69亿元,同比增长8.84%、11.22%、24.17%;净利润2593.32万元、1758.24万元、-907.42万元,同比减少45.05%、32.2%、151.61%。
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,预计宁波方正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824万元至1145万元。
报告期内,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值,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新能源结构件受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,产品接单毛利下降,固定资产投入增加、产能未释放,导致分摊到产品成本的折旧费用增加。
此次收购如能顺利完成,公司业绩是否能改善?
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方面是,公司拟以现金方式进行本次收购。
截至2024年9月末,公司账面的货币资金为7.15亿元。
IPO日报发现,公司账面资金较为充裕,这主要归功于2023年的定增。彼时,公司定增募资约8亿元,用于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、补充流动资金。不过,上述募资并不能用于其他用途。
那么,公司或将通过银行借款等方式进行现金收购,这是否会增加公司负债压力?